近日,爱尔眼科贵州省区总院长龚力力接受采访,分享了自己将近40年的从业经历和行业经验。从初入医学时的青涩,到求学时面临的种种困难阻力,再到如今业内知名的眼科专家,龚力力的成长蜕变也见证着中国白内障治疗技术从萌芽到飞跃的质变过程。
1983年,年轻秀丽的龚力力成为了一名眼科医生。那时候的她不得不面临着国内没有人带教、没有教材、没有录像、超乳机质量不好、手术物资短缺的现状,去了美国求学又要面临着语言不通,靠翻译帮助学习的困境。
采访中,龚力力回忆起当年初到美国,新的技术给予了她极大的触动和激励。
她称:“那个时候我们的中国,还把ECCE(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就是相对大切口的这么一个技术作为临床主要学习的,还算是当年比较先进的一个技术。所以,我到了美国一看,那么微小的切口,当时也只有三毫米的小切口就做了,并且患者都不用住院,全部是门诊手术,当天做完手术马上就可以回家。”
求学的路上没有捷径,有的只是坚忍不拔,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践行。在恩师的指导下,龚力力迈开了超乳手术医生的第一步:成功完成首次眼科手术。
龚力力(右)
龚力力指出:“超声乳化的直径也只有1.5毫米,就可以通过小的切口伸到白内障里边去,把白内障一边乳化一边抽吸出来,同时它是既维持灌注又维持抽吸,维持整个眼内压的一个平衡,我们才有一个操作的空间,这样去把白内障给抽吸出来。”
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学习和恩师、前辈的倾力帮助,龚力力成长了自我,也收获了硕果累累的成就和荣誉:
1994年,完成中国第一篇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大样本文章;
1995年,受邀参加在美国圣地亚哥举行的国际眼科学术会议,被大会授予《ASCRS》特别荣誉奖牌;
1998年,首创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光盘,由中华医学音像出版社出版,它是中国眼科界第一部此类题材的大型VCD视听教材。被中华眼科杂志推荐为继续教育课材;
2008年,荣获越南卫生部长颁发特别荣誉奖;
2015年,获得贵州省“双百优医务工作者”光荣称号;
2016年,荣获省卫健委评为“外科能手”;
2022年,登上省妇联贵州卫视“巾帼说”舞台。
从业近四十载,作为最早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技术引入中国的专家之一,龚力力开展的超乳手术量已超过10万例。
现在身为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贵州省区总院长,龚力力每周要出两次门诊,一年下来将近4000次的门诊量,手术一年下来近千台,同时还要分出精力用在管理上。
“看到一个一个病人重见光明,患者投来非常感激和幸福的目光,我们也觉得这份累也值了。”患者康复的幸福感,是她工作的无尽动力。
除了日常的工作以外,龚力力还热衷于慈善爱心救治,始终坚守以病人为本的办医理念,带领团队坚持投身公益救助事业,帮助贫困眼病患者解除痛苦,重见光明。比如,她曾带领团队来到一个偏远的地方进行义诊,为一家四兄弟免费医治白内障眼病。
龚力力称:“他们四兄弟每一个都是白内障,而且双眼都是白内障,并且他们的眼球角膜还偏小,这种情况就是先天性发育异常并有白内障的这样一种疾病。这四个小孩,我们把他们带回医院来,给他们全做了白内障治疗,也给他们做了晶体。我们为此感到很欣慰,也觉得我们这份事业确实能够给这么多的盲人患者带来光明,除此之外,也解决了各个家庭的一些困难。治好一个白内障,就带给一个家庭的幸福。”
从曾经稚嫩的学生,到如今成为一名代教了多位手术医生的老师,龚力力在成长蜕变中扛起了责任的大旗,为中国白内障医疗技术的发展奉献着一份光和热。